-
三皇之首、百王之先的人文始祖——伏羲
伏羲,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,为三皇之一,同时也是和女娲同为福佑社稷的正神,又是我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。他又称为太昊伏羲氏,亦是古书中记载最早的王。
伏羲生于成纪,有神之德,他团结华夏各个部落,定都于陈地。我们之所以称为龙的传人,是因为伏羲以蛇的身、鳄鱼的头、鹿的角、虎的眼、红鲤的鳞、巨蜥的腿、苍鹰的爪、白鲨的尾巴、长须鲸的须,组成中华民族的图腾——龙。
远古时代,人类对自然界知道的不多,日月星移、暑往寒来,这些现象对人类来说,都不知是怎么回事,伏羲观察打雷闪电、下雨下雪、刮风、云彩、大雾、飞禽走兽,根据天地间的变化,终于创造了八卦。这八卦是以八个简单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物,八卦分别是:干兑离震、巽坎艮坤,代表的是天泽火雷、风水山地。
在楚帛书中记载,伏羲是中国文献中最早的创世神。楚帛书甲篇释文中说的是,在天地未形成时,世间还处于一片混沌;到伏羲时期虽已经有了天地,但世间还是一片荒芜,伏羲夫妇生有四子,此四子就是后来代表四时的正神。后来四神开辟大地,并制定历法、管理大地、命名万物。
伏羲通过蜘蛛结的网,想到了结绳成网,不仅可以抓鸟,也可以捕鱼。他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,提高的人们的生活。他始创文字,以文字记事,取代了结绳记事,并且发明了瑟,创作了曲子。
同时伏羲还制定了嫁娶制度,倡导男聘女嫁的礼仪,将血缘婚改为族外婚,也结束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。为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,又以植物、动物、居地、官职为姓,以作区别,也正是此举,从而有了中华姓氏的起源。
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。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,伏羲位居“三皇之首”“百王之先”。历来三皇五帝就受到后世历代帝王的尊崇和祭祀。作为三皇之首、百王之先的伏羲,则是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地步,所以他是深受后世敬重的。
伏羲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,后来又经过九次重修,就形成了古建筑群。中国古代常以圣人为神,伏羲也被人们称为神人,传说伏羲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。《山海经》记载:“南海之内,黑水、青水之间,有木名曰建木。太白皋爰过。”这里所说的“建木”,是众神用来登天专用的天梯;“太白皋爰过”,说伏羲也能像神一样,上下于建木、往返于天地与神人之间。
华夏文明是半神文化,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就是这样,他们秉承上天的旨意,以德教化百姓,完成他们的使命,为百姓所拥戴,并被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,历代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