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華夏始祖黃帝的神話傳說之八——造指南車戰勝蚩尤
自古中国被称为“天朝”,不仅是由于其发达的文化与强盛的国力,成为周边国家的“宗主国”,更深的意思是指这里曾是神生活和眷顾的土地,是神通过不同朝代的形式传给人类丰富文化的土地。
中国文化是神传文化,也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,留下了无以数计的经典、文献、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记载。指南针、造纸术、印刷术、火药是中国古代四项重要的发明。其中指南针的发明是最早的。
在指南针未发明前,人类赶路,辨认方向全靠天上的太阳和星星。当时的古人,晚上通过观察北极星定方位,白天则利用日影来分辨方位。两千多年前,当时的人们就知道把磁石制成“司南”,利用它来定南北方向,所以“司南”可说是指南针的前身。不过,同样可以辨认方向的指南车,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,采用机械原理的设计。
早在四、五千年前,用来指示方向的「指南车」就是利用齿轮传动的作用做出的精确「司南」工具,它标志著机械工程上的重大成就。在远古黄帝对蚩尤的战役中,相传黄帝利用指南车的指引打败了蚩尤。
伦敦科学博物馆收藏有复制的指南车模型,车体长、高各为11尺,宽为9.5尺。车顶上装饰有一尊仙人的玉雕像。无论车辆转弯的角度如何,即使绕著环形路线行进,这尊玉雕像总是灵活地保持著朝南而立,并且伸展的手臂总是指向前方。
黃帝战蚩尤 造指南车
大约在四千多年前,中国黄河、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族群和部落。黄帝是传说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。这时候,在东方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,不仅十分强悍、凶猛,还对黄帝心怀怨恨,不愿服从黄帝。后来,蚩尤联合他的八十一个兄弟,和黄帝展开大战。为了对付这个拥有各式各样铜制武器的顽强敌手,黄帝苦思对策,终于发明了战斗的锐利武器──弓箭。
据《太平御览》卷十五中记载,蚩尤起兵攻伐黄帝。双方在涿鹿展开大战,蚩尤做法术降下大雾,一连三天也不散。黄帝这才想起这不是自然界之雾,如想破掉雾,必须造出一样东酉,使人能够辨别方向,然后才可一举破之。
黄帝回营后,立即命令能工巧匠风后造“指南车”来辨别方向。在指南车造好后的一个黄昏,黄帝率领部落,大举进攻蚩尤。这时蚩尤再作雾也不灵了,黄帝部落在指南车的指引下,在迷雾中大败蚩尤,结果蚩尤残败,黄帝大胜。这就是闻名历史的“涿鹿之战”。
《山海经大荒北经》中说,蚩尤请来风伯雨师,纵大风雨。黄帝请来一位叫“魃”的天女,止住了大雨,遂杀蚩尤。
中原地區蚩尤部落的百姓、炎帝部族的百姓和黃帝部族的百姓,從此生活在一起,相互融合,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,而黃帝也被称为华夏始祖。
此后,黃帝依照《阴符经》治理國家,又制造了琴、钟之类的乐器,躬身以道治国,使国力日漸強盛,百姓安居乐业。